“十九大”笔谈访谈系列征文二十六

学习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定制度自信

编辑  李仁科

2017年1128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党深刻认识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建立符合我国实际的先进社会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

    纵观社会发展历史,人类已经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按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人类的社会经济制度必将经历由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并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社会。

    过去的一百多年,人类由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的西方发达国家居于主导地位,但是随着马列主义的诞生,特别是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将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开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以其强大的生命力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必将取代资本主义制度居于主导地位。要客观认识到,在社会主义制度取代资本主义制度的过程中,必然经历艰难蹒跚的曲折迂回,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充分认识到两种社会制度的本质和区别:资本主义制度的主要特征是生产资料私有制,生产的实质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资本的本质就是榨取剩余价值。其基本矛盾是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社会主义制度的特征主要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劳动者成为社会的主人和生产资料的主人,生产目的是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要从制度本身上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先进性、优越性;认识到随着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激化,必将走向自我灭亡;认识到这场伟大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不断夺取伟大斗争新胜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确保人民当家作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建设,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伟大事业。其特点主要体现在政治、经济和社会三个层面:从政治层面讲,正如习总书记所说:“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从经济层面看,即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正如习总书记所说:“要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不能动摇,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能动摇,这是保证我国各族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制度性保证,也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坚持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保证”;从社会层面说,是低水平、高覆盖的社会保障。“低水平”是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在全球居于中上(我国社保支出占GDP比重2010年超越世界均值,2012年超越拉美与加勒比海地区均值,也超过中东地区均值。目前仅低于欧美发达国家)。“高覆盖”是指城乡居民参加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人数超过13亿,覆盖率达到95%以上。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习总书记强调,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坚持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坚决反对一切削弱、歪曲、否定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言行。充分认识和正确看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一是要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高度把握其先进性,二是要在社会主义发展的实践进程中认识其先进性,三是要用发展和动态的眼光看待其先进性。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坚定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一名期刊编辑人员,要切实坚定党的领导,宣传贯彻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和出版方向,积极发挥《教学实践与研究》“宣传教育方针,促进教育改革,交流研究成果,推广先进典型,强化素质教育,鼓励教育创新”的作用。

只要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保持政治定力,坚持实干兴邦,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推动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就一定能够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不断彰显出来,助力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集团持续健康发展、办人民满意教育尽一份绵薄之力。